这篇侧重于剧情方面的赏析,希望帮助玩家们能更好的理解这款游戏,体验到剧情之美。毕竟钱都花了,玩都玩了,自然要把利用率提升到100%啊?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银子和时间?以下都是从剧情中提取出的关键思考点,在分析剧情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思考。
灾难来临时的浮世众生相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使你足以一瞥灾难来临时的样子,你会发现有的人彼此不离不弃,同为同事,彼此坚守,有的人则慌不择路甚至不等同伴登上救生舱就早早按下开关仓促逃跑,直接的导致昔日同事的死亡,有的人选择恪守职责,坚守防线,将生还的希望给予他人,劝告同事放弃她先走。即使有着近在咫尺的怪物,面临着巨大的灾难,人性之光也不会泯灭。
让人甚至忍不住感慨,灾难来临之时人和人的巨大差距,不得不说,危难时刻不仅方显英雄本色,也会彰显一些人真正的样子。那句谚语怎么说的?“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想摸清这个人到底什么样?两个方面很有用,大事和细节。
同时,你也会发现,平常不注意的小问题如何在关键时刻成为要人命的利刃。比如,因为固件不相容而暂时需要整修不可用的救生舱,使得救生舱那里有着5,6具尸体。平日安稳时期的不被关注的安全细节问题到关机键时刻就会成为要人命的重要因素。
夺取还是给予?异类相残还是同化彼此?
“文化作为一群人共同认可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其基础就是人类的共情能力,人类本身正是依靠出色的共情能力进化成一个相互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并在协调合作中发展壮大。”
坦诚说,结局设定的挺有趣的,艾力克斯有一句话说得不错,“过去我们都只想着如何夺取你们身上的能力为己所用,却没想着把我们拥有的东西赋予你们。” 总想着夺取,却鲜考虑给予与融合。实际上结局体现的这个大模拟(小模拟是开始打破窗户那里)之前也有伏笔,当你选择牺牲志愿者后艾力克斯说的话“它们没有镜像神经元。它们虽然拥有这么多令人称奇的能力,但还是有件事人类能做到,而他们却做不到的:就是 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他生物的痛苦。”。
这体现出与以往很多科幻游戏清除异类相异的另一个思路,将自己拥有的独特东西赋予他者,说简单点就是,同化以及融合,当你的思考方式和我一样,除了外表和能力山差距,思维方式甚至情感反应都一样的话,你们与我们还会像以前一样继续相残吗?当然也有可能到那时就是内部矛盾,而不是物种矛盾了。但无论承认与否,在人类历史里,同化融合,消除异类的相异点或是将相异点缩小到最小,这确实是消除矛盾,维持安定的一个好方法(比如民族融合,统一宗教)(当然它可能有另一个名字:思想改造),那么它是否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物种呢。
有时过度的情感投射
“人很容易把人类情感投射在不了解的东西上,风暴一抹毫不迟疑地杀死我们,但并不是因为他们很邪恶,而是因为只能这么做,他们没有镜像神经元,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他生物的痛苦。”
就像自然界里那些动物一样,食肉动物撕咬食草动物的场面,以“人”的角度看,固然残忍。可那就是它们的生存方式,它们与我们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并不一样。这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在你与我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有着天壤之别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继续选择运用自己的评判体系去肆意评判对方吗?我们能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进行情感投射吗?
不同物种之间,我们需要仅仅因为以自己价值判断认为食肉动物残忍追捕,撕咬食草动物的行为残忍,就给对方冠以邪恶的名号,然后就可以举起枪以正义,或拯救弱者,或者各种旗号去肆意攻击对方吗?过分的情感投射难道不算是消灭了真正理解异类的可能吗?
就像人类内部,人与人在价值观上的不同,既然我们在价值判断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运用自己那一套去评判别人还有意义吗?难道不应该再引入新的判断方式吗?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思特里克兰德和以他太太为代表的另一群人之间的巨大价值观差异。这难道不是一种价值观的绑架吗?以自己的价值判断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不接受其他的价值判断方式,这种行为本身难道不正是抹杀了自身通过交流,理解和融合,提升认知水平的可能吗?私以为,在多样化的时代,我们理应学会欣赏异和同,通过不断接触,了解,到理解与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方法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
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性格更有价值?
“你哥哥认为那个版本的你是真正的摩根。为什么?就因为那个是最早的版本吗?”
这里主要在剧情里人格的抉择,是认同冷峻无情但承担全人类未来留存宝贵研究成果的科学家?还是认同善良勇敢不惜以牺牲所有研究为代价而牺牲同伴拯救人类的救世主?显然刚开始,我们可能很容易认为一月是对的,是“好的”,甚至跟着对方一样认为这个之后救人的摩根才应该是摩根。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主角的这两个人格(特指选择毁灭空间站的摩根),无论是偏移前的还是偏移后的,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默认了默认了为多数人牺牲少数人。身为科学家的摩根为了人类的未来不惜使用大量志愿者冷漠地进行活体实验,身为救世主的摩根为了使远在地球的其他人类免遭异魔入侵而毁掉空间站,牺牲掉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同事们,并将之前好不容易一步步得到的珍贵研究资料付之一炬。
于是问题到后来就变成了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权衡?这令我想起看完神奇动物2的感受,原以为简单的正义邪恶,后来发现实际上双方都一样黑,一方依托学校,通过对下一代年轻人的教育,一方依托社会组织,打着受害者的名号,唤起人们被迫害的经历使之反抗,内里都差不多。
如何理解进化?是不断进取还是安于现在?
“说不定会有跟其他风暴异魔一样的掠夺者。宇宙史上,人类是到了最近才有自我意识的。但你却想要强行使人类步入更大更老的以意识为食的宇宙生态。”
这是结局的两种抉择衍生出的思考点,一个选择毁灭空间站,不给予异魔任何接触地球的可能,另一个是选择使用极波发射器,运用异魔的神经特征驱散异魔,进而保留研究成果。然而,选择毁灭空间站的这种行为算不算是只是单纯地推延了危险来临的时刻,给予了人类苟延残喘的时间,延迟了之后的更高级物种对人类的压制和抹杀。而对于异魔能力的研究,难道不正是促使人类进化的好机会?
“这就像充满鲨鱼的海域。艾力克斯相信人类可以成为更高级的鲨鱼。然而,如果我们终究只能是可怜的游泳者呢?而现在,水里已经有了我们的鲜血。”
如果说第一个结局只是推延,那么第二个无疑更像是赌博,持续深入地研究要不真正促使人类进化,要不就是将异魔招惹过来迅速迎来毁灭?但至少,后一种还有通过进化真正避免危险可能。亦或是就像一月所说,我们就应该安逸于自己目前的样子,因为这是我们只能成为的样子?或因为我们本就只是生物链中的一环,有着自己的原本的位置,因而任何改变的尝试都将打破平衡,只会带来混乱与灾难?即使灭亡,被淘汰迫在眉睫,也只能选择安然接受?亦或是,自身应该生于忧患,自己拯救自己,尽力地去进化,去进步,因为除非自救自主奋强,没有什么能救得了我们?
实际上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事情很多时候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正义或邪恶等等这样简单的二选一。我们也慢慢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往往各个观点都有着自己的“理”。这个问题就像是人生里应该不断进取还是安于当下?但是在人生,社会等等这些偏文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我们可能需要做的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就像寻找自己的人生路一样。而游戏中的抉择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这二者并没有所谓高低上下,也没有正确和错误,实际上到最后选择考量的是我们的价值观,是在自己心里什么更重要,什么更正确。
如果一切都是虚假,那经历的一切是否还有意义?
因为之前看见过一些人对于结局的看法,然后便产生了这个思考点。我们辛苦几十个额小时,救出了一个又一个人,然而迎来结局却是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大模拟。然而因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模拟,都是虚假的,所以一切就没有意义了吗?游戏里的一切还都假的呢,所以自己虚拟里的体验和所有做过的抉择就没有意义了吗?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定义“意义”?必须是实体才可以谈得上意义二字吗?经历的必须是实在的才能称之为有意义吗?与之交往的必须是实体才称得上有意义吗?(电影《她》里男主的困境,选择了AI女友,二者感情就没有意义吗?)
难道不应该像最后结局的同理心评判一样,体验过了,所得到的一切感悟不就是意义所在吗?我们真的需要那么纠结于外在的虚与实吗?既然内里的情感,思考,感悟都是真的,不就已经足够了吗?或许,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认清自己真实的需求,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不断地体验,读完一本又一本书,看过一部又一部电影,玩过一款又一款游戏,我们都知道那些东西是虚的,那我们究竟为了什么?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相信大家心里隐隐约约都是有自己的答案的,我们缺少地只是刨根问底的决心和选择认清自己的勇气。对于我可言,可能是为了延伸自己的人生,我有着自己的人生,但并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人生,身已注定,然而心可畅游。那么你的答案呢?
优秀的故事从来不等于迎合观众的情感需要(选读)
在这之前我要先说一下结局的合理性。首先,结局之前有伏笔的。四次重要的记忆闪回,都提供了结局线索,四次闪回里那模模糊糊的影子如果仔细看,正好是结局的那几个乘务机和艾力克斯,第二次里那句“镇定剂会干涉记忆形成”也给明了暗示,后两次次的记忆闪回,刚开始浮现的城市面貌都里有大量的黄色物质,而且里面黑色物质围绕中心的图片(貌似是异魔们的来源)也暗示着主角的身份。
还有闪回的话语“别让他们称心如意”“他们骗了你”,声音来源极有可能是它的“母亲”,以及表层浮现金色物质的地球。这些说明了地球已经被攻陷,这一切很有可能又是一场像刚开始那样的模拟。实际上即使没反应过来(因为画面闪动得快),通过这些特定时刻的闪回(都是接触金色神经物质和选择了异魔技能后出现),你应该已经意识到,这游戏的剧情可能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站求生,救人的故事。
(以下部分选读,你要看完不开心我可概不负责(甩锅~~))这款游戏剧情的结局设定诚然有一些不足,这些细节可能不是我们玩第一遍就会注意到,玩到最后就能轻轻松松完美串联起来的,它对于你的细心和认真有挺大的要求。毕竟不少人白天工作得已经很累,晚上只是想放松放松,所以并没有特别认真地玩游戏,所以最后对结局有很大意见,这一点也很能理解。只是吧,这不能成为把问题全部推给制作商,说人家制作的不好的理由,毕竟明明是自己没有认真仔细玩。诚然埋伏笔的程度对于不少人而言可能不足,(虽然有时我私下里认为这帮家伙是吃现成的吃惯了,看通俗作品看多了,毕竟那些创作者生怕读者读不懂,就差把具体构思过程甩给读者了,不少人已经不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了)当然它确实算不上明显。
当然我的标题不是针对这款游戏的结局,毕竟这个结局确实有点小问题。算是一点小小的题外话吧。优秀的故事从来不等于迎合观众的情感需要,翻开古往今来那些大家的作品,那些能够被称之为名著的书,你会发现真正的大师都是十分独立的,他们不像不少通俗小说家那样依附于读者,不会为读者自知或不自知的需要做出妥协,那些大师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都有着明确地目标,他们不少作品是由于其巨大的思想性和现实性而被后人赞美的。真的,那些青史留名的严肃文学作品有哪几个里面的人物命运或结局令人觉得舒服?(e.g:陀老的书你读的愉快吗?)
我们追求美好,追求那些所谓的“合家欢”,这固然可以理解,毕竟自己平凡的生活已经拥有这么多的不顺,在虚拟世界里自然会寻求些情感抚慰,现实生活已经这么残忍了,为什么我还要在虚拟世界里感受到一样的不爽?可有个问题是,仅仅沉浸于满足自己平凡的情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断绝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考水平不断提升的可能,如果永远只是待在“舒适圈”的话(虽然舒适圈确实非常舒适),一直秉持着自己那一套,享受着那种简单美好的低级快乐,那我们和那些牲畜有什么区别?那种就是睡,吃,打发时间的生活。
诚然,喜欢通俗/普通作品里的情感抚慰桥段固然没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有需要放松的时候,但是不能把这一条作为评判优秀作品的标准,这也不能成为不去追求更高思想境界的理由。至少下一次,在抚慰完情感需要后,接触一下优秀有思想性的作品?毕竟好不容易活一世,当然要享受各种不同“美”,雅俗共赏咯~
当然我所说的一切,取决于您在玩的时候是否享受到了,如果接触后真的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款游戏,那也是正常的,毕竟不同人感兴趣的点不一样,被打动的点也不一样。毕竟不是任何一款游戏大家都能对上“点”,能不能遇见一个契合自己的游戏真的是个运气问题。但,还是,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这款游戏剧情和细节的魅力,也真心希望大家能找到一款能完美契合自己的作品。